海南日报
日常生活中,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山茶油、橄榄油等等,都是厨房中的常客。其实,还有一种油,它虽极少以桶装油的形式出现在国内的超市或厨房中,却充斥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它就是棕榈油,从大量煎炸食品背面的配料表中,都能找到棕榈油的身影。我们吃的每一袋方便面、每一份膨化食品都离不开它,除了直接用于煎炸食品外,棕榈油还能加工成多种油脂制品,例如黄油、人造奶油等等,我们吃到的饼干、蛋糕等也离不开棕榈油。可以说,没有棕榈油,烘焙小能手便“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而可以生产出棕榈油的植物,就是油棕。除了种植园之外,在城市的景观带上,也有油棕的身影。
非洲来的油椰子
油棕是一种最具潜力的多年生热带木本油料作物,原产于非洲热带地区,属于棕榈科的常绿乔木。目前经过植物学家确认并保存的种类有非洲油棕、美洲油棕和奥达拉油棕。
和我们日常所见的棕榈树有那么几分相似,油棕也拥有巨大的、羽裂状的叶片,粗壮的、三棱形的叶柄呈螺旋状层层交叠,构成了茎的主体结构,油棕掉落的老叶留下的叶柄,形成了茎上突出的“鳞甲”。在残留的叶柄之间,有大量叶柄边缘分裂而来的棕毛。
油棕喜高温、湿润、强光照射和土壤肥沃的环境,能够长成10米多高的油棕,粗看上去还和椰子有几分相似,因此油棕又有“油椰子”的俗称。
“据考古和化石考证,油棕起源于非洲热带地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所油棕产业发展课题组组长曾宪海介绍说,油棕是古老的油料作物,直到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才进入世界贸易,逐渐为更多人熟知。
中国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油棕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一书写到,最早在1435年至1460年航海家阿尔维塞·卡达莫斯托的航海记录中明确提到了油棕树:“找到一种橘红色坚果的乔木树种,坚果上有黑色芽眼,果很小,但数量很多,油作食用,像番红花那样的颜色。”
在非洲当地,人们利用油棕榨取油脂食用的历史有数千年之久,甚至在古埃及的墓葬中人们都发现了疑似棕榈油的痕迹。时至今日,非洲当地还有将油棕果肉直接打碎,作为油脂丰富的食材和肉类同煮做成酱汁的料理方式。
据了解,目前全球共有43个亚非拉国家种植油棕,主要分布在南纬10°至北纬15°之间的热带地区。曾宪海说:“其实主要生产国只有2个,分别是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这2个国家的油棕总产量占世界油棕的八成以上。”
世界上第一个油棕园,于1911年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开建,随后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半岛等亚洲国家大量建立油棕种植园,紧接着,非洲原产地和中美洲国家开展商业性栽培。
从1926年开始,我国开始零星种植油棕,分布在海南岛、广东雷州半岛、广西北流和云南河口等地,上世纪50年代末起海南曾大规模引种。
世界油王名不虚传
随着大航海时代的来临,棕榈油被作为非洲的一种特产,成为大西洋航海贸易中重要的贸易物资之一。不过,油棕 “走出非洲”的历史并不长,喜欢湿热的油棕无法忍受欧洲较冷的气候,因此向欧洲的引种都以失败而告终。直到十九世纪末,油棕才被引入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及东南亚地区。在东南亚,适宜的气候让油棕得以茁壮成长。
作为热带植物的油棕,并没有固定的开花、结果时期,只要环境适宜,那么它能持续不断地开花结果。一旦种植,2年之后即可收获,8至10年进入旺产期。
油棕是世界上单位面积产油量最高的油料作物,每亩油棕产油量是花生的6倍、大豆的8倍、油菜的10倍。油棕种植面积仅占世界油料种植面积的5%,产油量却占到世界植物油的40%,是公认的“油料之王”。
“我国是开云官方首页官网登录入口 进口大国,国内食用植物油自给率不到40%,单单棕榈油每年就要进口600多万吨,占世界棕榈油总产量的11%,棕榈油成为我国第三大食用植物油。”曾宪海介绍说。
一经大面积栽培,油棕园便可被当作“可再生的地上绿色油田”,使油棕成为最具潜力的战略资源作物。我国热区发展油棕产业潜力巨大,油棕属热带木本油料作物,能在丘陵坡地种植,不像大豆、花生、油菜等传统油料作物要占用耕地,可在提高我国开云官方首页官网登录入口 自给率的同时,也有助于减缓“粮油争地”矛盾。
那么,如此巨量的棕榈油都去了哪里呢?答案是,大量的棕榈油都进入了食品工业,成为了生产副食的原料油,棕榈油为丰富餐桌花样而做的贡献,是无法被抹煞的。
相比于其他植物油,棕榈油具有两个优良特性:成本低和抗氧化性好。这决定了它在工业化食品生产中的重要性,除食用外还大量用于橡胶工业、食品加工业、油脂化工业、生物质能源等领域,用途十分广泛。
另外,油棕还可以生产多种副产品,例如茎叶、核壳等可用于制作家具、工艺品、生物质燃料、造纸、肥料、饲料、活性炭等。
棕榈油和棕仁油
油棕最为夺人眼球,利用价值最高的,当属它那大串的果实。油棕果实由外果皮、中果皮、内果皮和核仁组成,成熟的中果皮又称果肉。
鲜果肉含油率达60%,通过传统的捣碎蒸煮,或是现代化的浸出、萃取,获得的就是棕榈油。粗榨棕榈油的颜色通常呈现橙红色,即使经过精炼也通常带有较深的黄色,这是来源于果皮中含有的大量β-胡萝卜素。
将油棕果实一劈两半,便可以看到乳白色的油棕仁,这就是核仁部分。油棕仁中的油脂含量也相当丰富,经过榨取后,可获得颜色较浅的棕仁油。除了颜色不同外,棕榈油和棕仁油的成分也有较大不同,这种差异也决定了二者用途的不同。
如果将棕榈油加氢饱和化,那么就会得到性质类似黄油的氢化棕榈油——而它也是食品市场中氢化植物油的重要成员,诸如市面上的人造酪脂、人造黄油等,其主要成分都是棕榈油。
色浅的棕仁油性质温润细腻,与椰子油很相像,口感淡爽而略带果香,能够代替椰子油的功能来佐餐食用。此外,棕仁油还可代替部分可可脂来制作巧克力等甜品。
不过,棕仁油更大的用途并非走上餐桌,而是作为高级化妆品、护肤品的原料。上好的香皂要加入一定比例的棕仁油,使其更为润滑舒爽。而护手霜、面膜等产品中,也都能看到棕仁油的存在。
油棕就在不知不觉之中,已经用它丰富的油脂浸透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油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