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 李晨阳
近日,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食用植物油标识管理的公告,指出转基因食用植物油应当按照规定在标签、说明书上显著标示。
无独有偶。美国农业部也正在尝试把转基因标识开诚布公地印在食品包装上。而且,该国农业部近期开展的一项研究显示,标明食品中含有转基因成分并不会吓跑消费者,反而有助于减少他们对转基因产品的顾虑。
佛蒙特州于2016年通过转基因强制性标注法令,是目前美国唯一实施这一政策的州。调查显示,推行该政策后,佛蒙特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反对率下降了19%,但全美范围内对这一技术的反对率仍在上升。
这一结果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目前,公众对转基因的态度早已脱离了单纯的科学问题和利弊考量,而进入了社会文化、经济利益和政治诉求的综合范畴。若想早日破冰,推动转基因技术造福人类的进程,就得把脉大众心理。打开天窗说亮话,或许是一个最佳选择。
转基因可以说是一项生不逢时的技术。它发轫于上世纪70年代,其发展、壮大、走向应用的数十年,也是人类社会集中反思现代科技和天人关系的数十年。这项能在短期内定向改造物种的技术,把科学家推上了 “造物主”一般的神坛。同时,不可避免地给人们带来了认知、情感乃至信仰方面的冲击。
先天不足的群众基础,形成了疑虑滋生的社会土壤。尽管至今没有一项证据能证明转基因食品存在更高健康风险,但围绕它的流言、恐慌和抨击却从未停止。倘若你询问一个拒绝转基因产品的普通消费者,他的担忧可能包括致癌、不育、寿命缩短甚至自己的基因被食品改造。
有趣的是,即便是公认对人类健康有严重危害的烟草、酒精和劣质塑料制品,也未曾受到如此大范围的、群情激愤的抵制。
其实公众真正恐惧的,并不完全是潜在的健康威胁——烟民不会因香烟包装上“吸烟有害身体健康”的警示却步,美食家中更不乏冒死吃河豚者。令很多人陷入转基因恐惧症的,恰恰是政府、企业和部分学者云山雾罩、欲盖弥彰的态度。
美国农业部曾提出一个所谓的折中方案,建议将标签文字从“转基因食品”(GMO)改为“经生物工程改造”(BE),希望借助这一较为陌生的表述方式,降低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的敏感度。但笔者认为,如果真这么做了,只怕效果适得其反。
由于种种原因,专业科学家和权威科学机构在转基因的舆论场上一直处于被动和守势,就连百名诺奖得主的联名“挺转”也不能完全打破这种“沉默螺旋”。更令人遗憾的是,还有一部分科学家在舆论压力面前选择了集体噤声。
“越是专家越不敢说话,让我们老百姓怎么敢相信转基因呢?”身边一位亲友的困惑颇具代表性。
在这种局面下,多说话,说实话,打开天窗说亮话,可能是最好的突围之道。把转基因成分正大光明地写在配料表里,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人们自会用腰包投票。只要这些转基因食品的确是安全、优质的,时间和消费者终会给它们公正的评价。相反,任何偷偷摸摸、暗度陈仓的做法都只会把人们推往对立面。
若是黄钟毁弃,必然瓦釜雷鸣。用公开换取公信,用透明呼唤光明,当科学、理性之风荡涤这个话题领域时,谣言和猜忌将不再有疯长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