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
成立于1949年的中粮集团,经过70年发展,从单一的粮油进出口公司,成长为集农产品贸易、物流、加工和粮油食品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际一流粮食企业,为全球近四分之一的人口提供粮油食品,一步一个脚印,走过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程。
作为与新中国同龄的国有企业,中粮集团循势谋变,乘载大国崛起的快车,积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拥抱挑战,与世界一流企业同台竞技。在发展的同时,中粮集团不忘初心,服务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国家战略,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体现老牌国企的担当与风范。
从“政策性贸易公司”走向“市场化经营企业”
1949年到1987年,中粮是专营粮油食品进出口贸易的政府公司,在为国家出口创汇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在我国粮油食品市场和国际市场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其间,中粮从小胡同起步,不断开拓新中国粮油食品对外贸易,经营的商品由几十种发展到两三千种,贸易对象由前苏联、东欧、亚洲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扩大到五大洲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往来客户由几十家发展到3000多家,进出口总额累计880.49亿美元。
中粮集团前身--中国食品出口公司同事合影(1956年)
1978年12月,中粮总公司与全国粮油食品分公司正式脱钩,开启了由政策性贸易公司向市场化、实业化企业转变之路。1988~2004年间,为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中粮陆续将原来主要承担管理职能的业务处室改组为子公司,开展自营进出口业务。中粮工业食品进出口公司、中粮酒饮料进出口公司、中粮糖业杂品进出口公司、中粮粮油进出口公司相继成立,成为现在粮油食品业务、葡萄酒业务、饮料业务、食糖业务的前身。
1993年,中粮集团利用香港平台,通过买壳方式进入资本市场,成为最早涉足境外资本市场的央企之一。1999年末,中粮集团形成境内资产、境外资产分别占比50%的格局,并向国务院提出“重组改制、整体上市”的设想,获得批准。
经历了生死转折,中粮集团不仅成功实现了由管理型企业到市场化经营型企业的转型,而且继续保持国家粮食进出口主渠道的地位。到2004年,中粮集团实力比1987年大大增强。总资产从25.26亿元增长到466亿元,增长17.4倍;净资产从0.66亿元增长到203亿元,增长305倍;员工人数从438人增长到2.82万人,增长63.4倍。
2005~2015年,是中粮集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阶段,总资产从676亿元增长到4590亿元,营业收入从441亿元增长到4054亿元。其间,中粮集团完成三大转型:由一个贸易企业转型为集粮油、食品、金融、地产为一体的多元化企业集团;由一个国内资本企业转型为拥有11家上市公司、两个海外公司的国际化企业;由一个一般性的国有外贸企业转型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服务宏观调控的多元化经营主体。
国际化基因与生俱来
从守在国内做国际贸易到走出国门设立驻外分公司代表处,从发展海外实业到并购海外公司,再到提出国际化战略……中粮集团的国际化基因与生俱来,并在发展中不断延续。
2014年,中粮集团相继成功收购尼德拉和来宝两个跨国企业,初步建立全球战略资产网络,打入世界粮油行业的中心地带,具备与国际粮商同台竞技的基础。
中粮国际巴西桑托斯干散货出口码头(Santos Dry Bulk Export Terminal)
为实现对海外企业的有效管理,中粮集团努力提升国际化经营广度和深度,着力打造全球化的治理结构和国际化的管控体系,有效整合全球人才、技术、管理、资本等生产要素及自然资源,以“专业化经营、产业化发展”为先导,建立完善市场一体化、资本一体化、管理一体化、文化一体化的高效运营模式。
中粮集团旗下中粮国际拥有成熟的大宗农产品经营模式和较强的贸易、资产管理能力,资产布局深入南北美洲、欧洲和大洋洲等产区腹地,并在巴西桑托斯、美国圣路易斯、澳大利亚肯布拉等全球重要粮食出口和内陆物流节点拥有中转基地。借助完善的物流体系,将来自世界各地的农产品,运到需求增长最快的区域市场,形成稳定的供给。
2018年,中粮集团农产品年经营量达到1.6亿吨,跻身国际粮商前列,营收50%以上来自海外业务,已经成为一家布局全球、在国际粮油及农产品市场中掌握一定话语权,对玉米、小麦、大豆等粮食资源拥有全球配置能力的国际粮商。
建设“一带一路”大粮仓
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粮集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粮贸易保持较快增长势头。目前,中粮集团已与5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农产品贸易。在该区域采购的农粮产品占年度全部进口量一半以上,同时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麦芽、淀粉、柠檬酸和茶叶等产品。
早在2013年10月,中粮集团就从泰国、柬埔寨、缅甸、老挝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优质大米,以大米贸易为纽带,有效推动了相关国家稻米产业的升级和进步。2016年5月,由中粮国际投资7500万美元在乌克兰建设的DSSC码头正式投产,码头吞吐能力250万吨/年,仓容14.3万吨,成为乌克兰最先进的农产品中转设施,为周边国家粮食物流体系打造出重要的支点。中粮集团在乌克兰的投资和经营帮助乌克兰提升了粮食质量及出口量,也为拉动当地经济和人员就业作出了贡献。
2017年2月,中粮集团发布《“一带一路”十三五发展规划》,在“一带一路”沿线打造两通道四基地,即陆路和海路两大粮食物流通道;沿线国家粮食采购、高端进口食品采购、进口非转基因农产品国内加工、国内农产品加工产能转移四大基地。
2017年7月,中粮集团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设立了中粮远东有限公司。这是中粮集团“一带一路”规划落地的一项重要举措,将作为集团在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开展各项业务的载体平台,统一负责集团项下各专业化公司在该地区包括大豆在内的粮食采购及业务拓展。
2018年11月6日,中粮集团参加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与57家外商现场签约,将来自全球29个国家和地区的84家供应商的产品引入中国,与外商总签约规模超过数百亿元人民币。
未来两年,中粮集团将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业资源禀赋,继续加大投资,重点打造陆路、海路两大粮食物流通道,以农业科技为引领,以现代高效的物流仓储设施为保障,加快沿线区域重点项目落地,为促进 “一带一路”国家的互利共赢做出更多努力。
情系三农
田间是农产品供应链的起点。中粮集团将农户从种植到销售的农业投入产出链条进行细分,在种植订单、农资投入、农业金融、农机服务、粮食销售五大类需求基础上,携手化肥生产企业、种子公司、农机合作社、银行、担保公司等社会合作伙伴,为农民提供全方位服务,形成一对一商业关系,保障农资需求和农民收益。
在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中粮集团积极承担扶贫攻坚任务,定点扶贫黑龙江延寿县、绥滨县,江西修水县,四川甘孜县、石渠县,广西隆安县,新疆乌什县;对口支援西藏洛扎县、青海门源县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9县1兵团。
中粮产业援藏项目--藏族饲养员央宗在用黄粉虫饲喂藏鸡
2018年,中粮集团党组会、总经理办公会先后8次专题研究扶贫攻坚工作,制定《关于进一步落实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和中粮集团《2018-2020精准扶贫工作规划》,积极探索产业精准扶贫新模式。2018年,中粮集团直接投入扶贫资金4744万元,同比增长25.3%;派出扶贫挂职干部22名、派驻扶贫工作人员39名;采购贫困地区农产品8764.6万元。
中粮集团积极利用“互联网+”思维,充分发挥中粮我买网的电子商务作用,将消费者需求有效传至贫苦地区生产者,帮助对口扶贫地区农牧产品对口销售。2018年,中粮我买网上线魏县鸭梨及特色产品,推动魏县鸭梨特色产业走向全国;与凉山彝族自治州合作,将雷波脐橙推广到全国各地。中粮我买网还深入青海门源、黑龙江绥滨、延寿等进行定点扶贫和对口支援地,进行结对帮扶工作,成功将优质的洛扎藏鸡蛋引入平台。截至2018年11月,中粮我买网电商扶贫足迹覆盖全国16省、29个国家级贫困县,销售国家级贫困县特色农产品2283万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1677户,5592人。
构筑食品安全生命线
中粮集团70年来始终不忘“为国为民谋粮”的初心,牢记“保障食品安全”的使命,多措并举,夯实企业主体责任,从全产业链把控食品安全风险。
通过系统规划设计,中粮集团建立了由7个模块、17个子系统构成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从顶层设计上明确食品安全要求。在产业链源头,中粮集团开发了原料风险地图,实现对大米、小麦、甜菜等20类主要原料、170余项风险指标的动态监测、评估和预警,主动规避在污染区域产业布局和原料采购的风险。
中粮福临门开云官方首页官网登录入口 的可追溯标准,实现了对产品的实时监控
中粮集团将食品安全视为生命线,在生产加工过程,制定12条产业链的食品安全风险控制大纲,全面识别产业链全过程的食品安全风险,明确关键环节、节点的控制标准、管理职责、监控频次、资源配置和纠偏措施,实现了加工过程风险管控的无缝对接;在产业链终端,制定了终端食品安全成熟度评价模型,重点对标识、物流、仓储、客诉等环节实施严格控制,确保田间到餐桌“最后一公里”安全无死角。
中粮集团还颁布了食品安全管理六条红线,对食品安全问题实行一票否决。强调一把手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并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程度,分级分类对下属公司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人员数量及专业指数等提出明确要求,目前中粮集团食品安全专职人员数量近6000人,专业指数较“十二五”期间提升55%,为食品安全责任的有效落实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为打造全过程安全保障,中粮集团加强了支撑体系建设,搭建了“集团-区域-工厂”三级检测体系,实现了“检验项目、抽样方案、检验频率、检验方法、合格判定标准”五统一。建立了信息化可追溯体系,实现14家公司、1233家法人企业SAP ERP系统全覆盖。生产过程追溯只需要30秒,真正做到安全看得见。设计了食品安全风险指数FRSI,通过21个指标参数分析各产业链风险形势,形成了风险监测、预警、交流和反思改进的常态机制,通过每日发布风险日报,每季度召开风险通报会,加强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研判,确保风险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