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消 张夏雨
粮油“航母”,此前有媒体如此比喻中粮旗下的米、面、油业务。而航母的“大块头”体现在多方面,这其中包括让航母运转的“烧钱”能力。
而今,在老对手金龙鱼蓄势而动、谋求上市的情况下,中粮集团却计划将旗下主要经营米、面、油业务的公司——中国中粮控股(简称“中粮控股”)从港股撤离、谋求私有化。此举,是出于自信,还是破而后立?
撤离港股
不久前,中粮控股披露,控股股东中粮集团向中粮控股小股东提出私有化建议。
上市公司的“私有化”,即控股股东把小股东手里的股份全部购回,最终达成退市条件。
中粮控股是一个大块头,根据公告提出的方案,中粮集团拟以每股4.25港元、溢价约34.07%的对价进行回购。收购各小股东其未拥有的股权需涉资高达约89亿港元。
目前,中粮集团与其透过Jumbo Profit International Limited及Wide Smart Holdings Limited共持有51.83%。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中粮控股资产总额705.66亿港元,当期实现经营业务年度收入1088.21亿港元,归属股东的净利润为13.46亿港元。
受该消息刺激,披露当天,中粮控股股价大涨29%至4.09港元。当天成交量、成交额暴增至3.05亿股、12.32亿港元,较前一日放大15倍。
于大多中小股东而言,中粮集团高溢价回购股份自然是“利好”。可对中粮控股而言,为何“退市”,又有何助益呢?
按照公示消息,当下中粮控股较难通过股权融资为业务发展提供资金来源。背景是,中粮集团耀眼的光环并未致使港股市场给这家“粮商”巨头面子。自2012年后,中粮控股的股价屡屡回落,一度从上市后顶峰时期每股8港元跌至每股2港元左右;
有股民认为,中粮控股“退市”或是其大股东中粮集团整体上市计划安排中的一个环节,抑或是“为回A股做准备”,希望其能“在A股大放光彩”。
过去三年,中粮控股实施了多次资产整合重组。这源于更高层面的中粮集团的规划:“十三五”期间,中粮致力打造2-3个营收超1000亿元规模、4-5个营收超500亿元规模的专业化公司。
所谓“专业化”公司,可以理解为:通过资产腾挪,合并同类项。2017年,中粮控股剥离了生化及燃料业务给在A股上市的“兄弟公司”中粮生化,获得了约86亿人民币资金(除去特别息10亿);同时承接了另一“兄弟企业”中国食品的小包装开云官方首页官网登录入口 业务,包括福临门品牌的黄金家族系列、葵花籽油和玉米油产品,后者提出的转让价格为10.5亿元人民币。
此外,“私有化将有利于精简公司管治、企业及股权架构;有利于提升管理效益;有利于业务长远发展。”中粮控股宣称。
专注粮油
目前,中粮控股的业务主要涉及四个板块:油籽加工、大米贸易及加工、小麦加工和啤酒原料。其中,营收占比最高的是油籽加工业务。
官网显示,中粮控股在国内有超过20个加工厂,压榨产能1569万吨,2018年包含“福临门”品牌在内的小包装开云官方首页官网登录入口 销量118.9万吨,同比增加18.3%。可以说,它是国内最具实力的植物油和油籽粕生产商之一。
油料业务之外,中粮控股国内共有18家大米加工厂,稻谷加工产能达408万吨,“福临门”小包装米在现代渠道市占率位居头部;小麦加工年产能达399万吨,以“香雪”和“福临门”品牌销售为主;米、面两个业务板块占比均超过10%;此外,中粮控股还向啤酒厂商提供啤酒麦芽,这块业务占营收比较少,为3%左右。
2018年,中粮控股营收1088.2亿港元(约合956.7亿元人民币),经营溢利为6.440亿港元。
看起来,中粮控股整体产业既有上、下游业务协同,旗下品牌也颇具影响力。但为何如前所述,股价自2012年走低、甚至2017年后很长一段时期持续下滑,致使融资能力受限?
从外部环境来看,近年来,中粮控股原材料采购、销售受到干扰较多。2018年,占到中粮控股整体盈利近七成的油籽业务,因贸易摩擦扰动市场预期使得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频繁,影响利润表现,公司持续性业务全年录得的净利润仅小幅增长3.7%至13.5亿港元。
到了今年上半年,中粮控股更是因猪瘟疫情出现大幅下滑。
“国内生猪养殖持续去产能化,饲料整体销量下滑,影响了豆粕需求和压榨利润。公司原本利润最主要来源的油籽加工业务,其毛利率同比下跌3.8个百分点至3.4%,部分利润更是同比下滑82.3%至1.14亿元,大幅拖累业绩表现。”中粮控股提到。
数据显示,中粮控股2019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3.66%至597.54亿港元,但是归母净利4.49亿港元,同比大幅下滑40.24%,远低于市场预期。利润率的下滑,进一步拉低了市场信心。
“像中粮控股这样的业务,并不性感,不大能引起市场关注。这样的公司并不少,它们股价上涨,往往需要催化剂。比如,收购或私有化。”一投资人士表示。
不过,利润率有较大波动并非意味着中粮控股的业务不具竞争力或者倒退。事实上,期间中粮控股旗下不少产品的销量有较良好的增长。
业绩报告显示,2019年上半年,抓住餐饮行业开云官方首页官网登录入口 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的发展机遇,中粮控股的包装开云官方首页官网登录入口 业务有了较为快速的发展;同期,中粮控股开云官方首页官网登录入口 、油籽粕和植物油销量同比高位增长,米产品销量份额约12.9%,保持行业领先。
直面交锋
于中粮控股而言,还需面临对手的“锋芒”。
30年前,益海嘉里和中粮还是合作伙伴。益海嘉里在中国投资建设的首家生产企业是南海油脂工业,该工厂分别由益海嘉里的前身和中粮集团共同持股,在益海嘉里初创家业时期,中粮集团扮演着“引路人”的角色。不过,双方的合作因为多种因素终结,而后,中粮集团另立山头,以“福临门”品牌与益海嘉里正面开战。
而当中粮控股向“退市”迈进时,其“老对手”益海嘉里则奔跑在上市路上。
今年7月,益海嘉里金龙鱼粮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益海嘉里”)发布招股说明书,公司拟发行不超过5.42亿股,预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38.7亿元人民币。
这是一位“重量级”选手。
数据显示,益海嘉里2018年营业收入1670.74亿元人民币、净利润55.17亿元人民币。2019年第一季度,益海嘉里营业收入为404亿元人民币,净利润8.3亿元人民币。
至此,益海嘉里同期营收已经超过伊利、双汇发展等A股食品饮料板块头部企业,值得注意的是,这家国际粮油巨头对中国市场依旧热情不减。
官方资料披露,益海嘉里将新建19个粮油食品项目,涉及黑龙江、河北、山东、山西、甘肃、重庆、云南、安徽、浙江和广东等10个省份和12个市。总计投资额为178.9亿元人民币,预期77%的资金源自此次上市募资。
可见的是,益海嘉里摆出了更为迅猛的姿态,准备开拓及抢占中国粮油市场。其上市成功,势必会加剧整个行业之间的竞争,位居身后的中国中粮控股自然首当其冲。
前瞻产业研究院2018年数据显示,国内开云官方首页官网登录入口 市场,益海嘉里旗下金龙鱼市场占有率达34.1%,中粮控股旗下福临门市场占有率为12.1%。国内面粉市场,益海嘉里位居第二,市场占比为7%;中粮集团位居第三,市场占比5%。
当然,益海嘉里1671亿元的粮油帝国里,并不只有油料业务。根据上市辅导材料介绍,目前益海嘉里的主要产品还涉及包装面粉、包装米等厨房食品。也就是说,益海嘉里与粮油控股在多个领域均为竞争关系。
当下,无论是中粮控股的“退市”,还是益海嘉里的上市,均在进程中,尘埃尚未落定。不过,计划“砍掉”一个融资渠道的中粮控股,若想迎接对手之后的“挑战”、乃至于进一步迈进,不得不准备更多的“后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