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
食品饮料行业又一5000亿巨头诞生。
今天(12月28日)金龙鱼大涨11%,市值首破五千亿。
目前,金龙鱼市值相当于2个伊利股份、3个双汇发展、10个中炬高新、17个涪陵榨菜、23个良品铺子、60个香飘飘。
金龙鱼市值突破5000亿,上市不到两月涨超285%,成创业板第二大公司
今天,金龙鱼大涨11.51%,股价创下新高。上市一个半月左右,金龙鱼的涨幅已达到285.29%。
目前,金龙鱼市值已突破5000亿,相当于2个伊利股份、3个双汇发展、10个中炬高新、17个涪陵榨菜。
除金龙鱼外,食品饮料行业还有贵州茅台、五粮液、海天味业市值超过5000亿。
上市不到两个月,金龙鱼的市值已经突破迈瑞医疗,成为创业板市值第二大的公司。
此前,金龙鱼于10月15日正式登陆创业板,创下创业板史上最大IPO,募集金额高达139亿。
据E公司此前报道,金龙鱼是国内粮油领域的巨无霸,国内市占率稳居第一,市场份额达到34%;第二名是中粮,第三名是鲁花,后两者合计份额还不到23%。
据华西证券研报,金龙鱼是最早进入小包装食用植物油行业的企业,多年来积攒了丰富的产品、品牌和渠道竞争力。根据尼尔森的数据,公司在小包装食用植物油、包装米和包装面粉行业市占率均为第一名,且市占率远超竞争对手,龙头地位稳固。
纳入MSCI后又被纳入深股通后
北向资金“爆买”
11月,上市不足一个月的金龙鱼倍纳入MSCI中国A股在岸指数成分股
金龙鱼11月15日在互动平台表示,根据11月11日MSCI公布的半年度评审结果,金龙鱼被纳入MSCI中国A股在岸指数成分股,对公司经营层面无影响。
不久后,金龙鱼又于12月14日起被纳入深股通名单。加入深股通名单后至今,金龙鱼在两周的时间里大涨43%。
加入深港通以来,港资对金龙鱼的持股一度达到192万股,持股市值一度逼近1.6亿。截止12月24日,港资对金龙鱼的持股依然接近60万股,持股市值超5000万。
年底有提价预期
年底消费品的提价预期也使得市场对金龙鱼的信心增强。
11月中旬,金龙鱼在互动平台表示,近期受到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公司部分产品价格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主要满足居民家庭消费的民生类产品,在行情没有巨大变动的情况下,我们尽可能会维持较为稳定的价格。
光大证券在12月中旬发布的研报中称,今年下半年以来,CBOT大豆价格持续上升,截至12月15日累计上涨34.2%,市场对公司的提价预期有所强化。我们以2019年收入进行拆分,估算开云官方首页官网登录入口 占厨房食品收入约75%,以开云官方首页官网登录入口 价格为敏感性变量进行估算,假设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开云官方首页官网登录入口 单价每提升1%/2%,归母净利润或将增长13.7%/27.4%,公司业绩具备由提价带来的净利润弹性。
进军酱油行业
暂无超越海天的计划
近期,金龙鱼也进入了酱油行业。
金龙鱼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近期才进入酱油行业,业务进展良好。我们在调味品上并没有要超过海天味业的计划,但是相信公司的优质产品可以在调味品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金龙鱼还曾表示,公司将积极利用现有成功品牌及销售网络推出包括酱油和醋在内的调味品产品,我们有信心在调味品领域取得成功。据悉,“丸庄”和“梁汾”分别是金龙鱼酱油和醋产品的专业品牌,在产品标签上标注了“金龙鱼”作为背书品牌。
金龙鱼还提到,公司暂无生产酱香型豆腐乳、豆瓣酱的计划,暂无计划生产金龙酒产品,暂无计划开拓火腿肠业务,暂无计划投资饼干行业。
多家券商看好
金龙鱼上市不到两个月,已有多家券商发布研报表示看好其未来表现。
华西证券在研报中称,随着餐饮渠道和零售渠道的快速发展,公司厨房食品收入大幅增长。同时,随着非洲猪瘟影响的逐渐减弱,公司饲料原料销售逐渐恢复,因此公司整体收入和利润均保持良好的发展。
华西证券认为,“公司在粮油行业规模超千亿,龙头地位稳固。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在厨房食品行业的拓展,预计到2022年厨房食品收入占比将达到58%,并带动公司整体盈利能力的提升。”
光大证券认为,米面油市场规模广阔,公司市占率仍有提升空间。2019年,公司在包装米面油的市场份额均排名第一,从行业整体来看,公司开云官方首页官网登录入口 的市场率约20%,若仅看包装开云官方首页官网登录入口 ,公司市占率约40%;大米整体市场规模1.5亿吨,公司占4%+;面粉整体市场规模1亿吨,公司占1%+。米面油市场容量大,公司市占率仍有提升空间。从具体方式看,渠道下沉是途径之一目前公司县级市场覆盖率约95%+,目标做到100%覆盖,在沿海地区已下沉至乡镇级别,但中西部地区下沉程度还不够深,公司将积极利用经销网络、电商生鲜等进行渠道下沉,期待实现突破。
中泰证券认为,金龙鱼是中国粮油行业巨头,30余年构建渠道及品牌壁垒。公司未来核心看点一是粮油面米产品结构升级,推动中小包装占比提升;二是公司发力调味品、酵母品类扩张,在价格带上与海天等龙头形成错位竞争下,打开收入及利润增长空间。在渠道下沉+品类扩张双驱动下,看好公司未来3年收入增速10%+,净利率稳步提升,利润弹性逐渐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