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
1月20日,大寒,十堰郧阳区杨溪铺镇杨溪铺村大尖山。
种满橄榄树的山坡梯田一层层一圈圈,山下宽阔的汉江静静流淌。
“湖面如镜山如螺。这样的景色,我总是看不够。”湖北鑫榄源油橄榄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瑾艳说。
朱瑾艳1974年出生,十堰竹山人,大学学的是工艺美术,毕业后做过汽车和酒店生意,后在武汉经营餐饮。
2015年,她来到郧阳发展油橄榄产业。在她带动下,郧阳农户种植橄榄近5万亩。
因加工厂“吃不饱”而自建基地
“起初,我是准备做橄榄油加工的。”朱瑾艳说,做餐饮时,发现用橄榄油做菜很受顾客欢迎。调查发现,中国年产橄榄油5000余吨,进口达5.5万吨,“上世纪60年代,郧阳就开始种植油橄榄,有产业基础。”
2015年6月,朱瑾艳在郧阳区成立湖北鑫榄源油橄榄科技有限公司,从意大利引进全自动冷榨生产线,可年产橄榄油1500吨。
当时,郧阳橄榄树种植面积不足3000亩,只能供应生产橄榄油200吨的原料,生产线根本“吃不饱”。
朱瑾艳决定,自建原料基地。
她请来一位以色列专家,在郧阳5个乡镇查看土壤、水质,最终选中大尖山。
大尖山由多座石头山组成,土层薄、地力差,村民每年从汉江取淤泥,一担担挑到山上,堆积成田,才能种一点庄稼。但是,这里日照充足、靠近水源,含砂石的土壤滤水性极佳——这些,正是橄榄树生长的必需条件。
2018年5月,朱瑾艳流转杨溪铺村1700亩荒山,开始建设东方橄榄园。
这也是华中首个高标准油橄榄示范基地。
困难时刻政府助力
“你疯了?”听说朱瑾艳要在石漠荒山上种橄榄树,家人、朋友都不理解。
她认准了,率领团队引种32个品种,选出适合当地的6种橄榄树;挖机日夜不停,平整山坡;一车车有机肥拉到山上,改良土壤。
橄榄树4年试花试果,6年进入丰产期。
2018年底到2019年,朱瑾艳资金压力越来越大,员工工资发放出现困难。
销路也是一大难题。“许多本地人不知道郧阳能产橄榄油,更别说外地人。”
转机出现在2020年。
当年初,十堰油橄榄产业被纳入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4月,我省在新冠疫情后重启经济,国家发改委牵头协调23个部门、单位,帮助湖北解决特色农产品滞销问题,十堰橄榄油入选定向采购名单。活动开展2个月,鑫榄源公司卖了7300万元,存货销售一空,产品走进120余家央企、国家部委。
2021年6月,中央出台文件,鼓励开发专属金融产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郧阳区推出“碳林贷”,鑫榄源公司获3000万元授信。
朱瑾艳十分感恩,她说:“困难时刻,政府帮了我。我不是孤军奋战。”
让油橄榄成百姓致富产业
随朱瑾艳走进东方橄榄园,遇见孟万生和几位村民,他们正给橄榄树冬季保暖、除草。
“只要勤快,就有钱挣。”71岁的孟万生说,自己将4亩多地以每亩600元流转给公司,平常在基地干修枝、施肥、除草等农活,每天100元,两项加起来,一年收入近3万元。
“公司强大的时候,我们将付出更多。”朱瑾艳介绍,2021年,鑫榄源公司营业额9600万元,自有基地发展到6000亩,带动农户种植橄榄近5万亩。
目前,鑫榄源公司投资5000万元,建成精深加工工厂;投资6000万元,建成国际油橄榄文化交流中心。
大尖山顶,两座小木屋开始内部装修,那是“橄榄民宿”。“从二产做起,回头做一产,现在发展三产。”朱瑾艳说,要通过“三产融合,特色发展”,把油橄榄打造成带动一方百姓致富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