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消息:荷兰合作银行署期1月9日的研报称,中国大豆进口可能已经达峰,在2030年之前将保持疲软并最终下降,因为肉类生产增长放缓,养殖方式持续改善,最重要的是,全国各地普遍采用低豆粕饲料配方。
荷兰合作银行认为,未来中国大豆进口将主要受到饲料需求前景和饲料中豆粕比例的影响。该行预计中国的饲料消费将保持低个位数增长。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占到全球大豆贸易量的60%以上。
荷兰合作银行高级谷物和油籽分析师Lief Chiang表示,中国大豆进口前景往往会深刻影响市场各方参与者,特别是全球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虽然中国仍然是最大进口国,但未来增长驱动将从中国转移到其他地区,主要由中东、东南亚和南亚的新兴经济体推动。贸易商将需要重新调整业务聚焦,以适应新的市场格局。
报告称,在生物燃料需求的推动下,巴西和美国正在扩大大豆加工能力,增加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供应,以及用于出口和国内消费的豆粕。
在中国,饲料中的豆粕用量预计会减少,因为政府指导降低豆粕在配方中的比例,以减少进口依赖。豆粕用量降低有助于提高其他饲料原料的需求机会。在豆粕占比降低的情况下,需要额外使用氨基酸来满足动物的营养需求。此外,还有一些初创企业专注于新的食品蛋白来源,如昆虫和微生物蛋白。从长远来看,这些新的蛋白质将为节约自然资源和减少碳排放做出积极贡献。但是由于大多数仍处于开发阶段,在中国达到商业可行性的时间表存在很大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