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
川菜遍天下,纯正的菜籽油是其灵魂所在。以菜籽油为媒介,萃取食物之香,唤醒食物原本的味道。而一壶菜籽油的成色,主要取决于种植和加工两端。
记者日前走进位于邛崃的菜籽油加工全国十强企业——成都市新兴粮油有限公司,探访科技赋能下一壶好的菜籽油是如何榨成的。
好种子种出好油料
阳春三月,正是油菜花盛开时节,走进邛崃牟礼镇、高埂街道等处,绚烂的油菜花给大地铺上了一块块黄灿灿的地毯。再过一个多月,油菜籽将迎来收获,四面八方而来的货运车将把满车的醇香菜籽源源不断送往加工地。
“那时候,到我们公司来,你会看到车水马龙的景象,菜籽油加工线也将进入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新兴粮油总经理姜敏杰向记者描述起油菜籽收获季从田间到工厂忙碌的场景。
好的原料,是榨出好菜油的关键。近年来,新兴粮油与科研院所合作,在高产、高含油率、特色专用早熟、抗病性等方面开展油菜品种培育。如公司主要种植并使用的菜油品种“川油81”,具有中抗菌核病、抗倒性强、产量高、含油量高的特点。
从经济价值上来讲,油菜籽价格往往看含油度。“油菜籽每多1%的含油度,每吨收购价就多出80多块钱,直接增加种植户的收益。”姜敏杰讲道。
从菜油品质上来看,他讲道,当下低芥酸、低硫苷“双低”油菜品种的培育、推广和普及推动了菜籽油品质的提升。“‘双低’油菜与其他食用植物油相比,饱和脂肪酸含量低,接近于橄榄油,并含有亚麻酸,活性营养成分丰富,营养价值更高。”
而从种植环节来说,姜敏杰介绍,油菜籽豆荚从下到上,成熟期不一致,往往导致要分两次采割,增加了人工成本。“因此,就要进行品种改良,培育豆荚成长趋于一致的品种,减少收割损耗,也利于机械化收获推广,增加种植户收益。”
新兴粮油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主体作用,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利益联结模式,为农户提供优质的种子、先进的种植技术,实现了油菜产业区域化种植,为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市场化经营提供原料保障。
好工艺榨出好菜油
走进新兴粮油小榨浓香菜油车间,一股浓郁的油香味迎鼻扑来。一颗颗溜圆饱满的油菜籽,经过除杂精选、分机计量、温控炒籽、螺旋压榨等数道工序,变成了一滴滴醇香的菜籽油,全程生产控制自动化完成。
据介绍,该设备日加工油菜籽能力450吨,年加工油菜籽能力约15万吨,是油菜加工的“超级工厂”。新兴粮油建成两条国内先进的现代化环保型精炼油脂生产线,对预榨和灌装车间进行改扩建,采用天然气清洁能源。通过技改,不但符合绿色节能、环境友好的要求,而且达到国内油菜籽加工化最高水平。
“该项加工工艺,可减少菜籽油加工过程中有害物质的产生和高营养成份的流失。”新兴粮油副总经理王学军说,如菜油中含有的蜡脂成分影响油品的清透度,通过脱蜡工艺处理后,让菜籽油外观更澄清透明。此外,在油脂精炼过程中产生的微量反式脂肪酸,亦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析出,以“零反式脂肪酸”菜籽油走向市场,迎合大众健康时代对品质菜油的需求。
“年产菜籽油20万吨,其中一半销往外省,几乎是供不应求。”王学军讲道。
消费者需要的不仅仅是一瓶油,更需要一瓶好油。为满足当下消费者健康化、多样化、高端化的饮食需求,新兴粮油加快自主研发的步伐。其推出的董小榨品牌,油菜籽经过川香物理去皮工艺,有效去除种皮中的杂尘农残、色素、芥子甘等抗营养因子。同时,利用浓香低温冷榨的开创性工艺,减少油菜籽在高温炒制过程中天然营养成分的散失,并充分激发出油菜籽的天然绵香。榨取的小榨精华原油色如黄金、醇厚悠长。
姜敏杰讲道,当前国内菜籽油生产企业总体上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较弱,要逐步提高开云官方首页官网登录入口 自给率,企业就必须以优质优价的产品参与市场竞争,其核心就是强化科技攻关。
为加快建设现代粮油产业体系,助推川油加速冲刺千亿产业,筑牢油料作物的四川担当,3月19日至20日,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邛崃市人民政府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主办的“天府菜油”首届院士、专家大讲堂暨育种攻关成果推介会将在邛崃市举行。会议围绕“一滴油”背后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创新成果展示,聚焦油菜全领域垂直产业链,搭建产购销一体化平台,邀请院士、专家、行业翘楚,通过油菜全产业链科技成果现场观摩会、主题研讨、产业技术签约、科企创新联合体成立等,为川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筑牢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