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日报
本周一,国内豆粕期货主力合约盘中最高触及4193元/吨,创近期新高,菜粕期货主力合约一度触及3460元/吨。
“两粕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供给端的产量存在下调风险。”格林大华期货农产品负责人刘锦分析称,Pro Farmer 上周以来展开了为期四天的抽样巡查,在对七个主产州进行巡查后,Pro Farmer预计美国大豆产量将为41.10亿蒲式耳,平均单产每英亩49.7蒲式耳。而美国农业部8月份供需报告预计美国大豆产量为42.05亿蒲式耳,平均单产每英亩50.9蒲式耳。Pro Farmer 的巡查数据明显低于美国农业部8月关于美豆新作单产的预估。同时,加拿大的新作菜籽产量也出现了100万吨的产量下调。
“油世界将加拿大的菜籽产量下调至1770万吨,低于2022年1850万吨的收成,同时加拿大不排除后续产量有进一步降低可能性,整体北美油料供给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四季度我国油料原料来源主要来自于北美地区,这无疑给国内双粕期价带来了有效支撑。”刘锦表示。
国内方面,大豆到港预期偏低,各大机构预测的9月大豆到港量均低于历史五年均值。两粕现货价格基差坚挺,截至8月28日,张家港地区豆粕现货基差升至800元/吨以上,福建地区菜粕现货基差699元/吨。
建信期货高级研究员洪辰亮表示,周一豆粕开盘上涨,主要原因是受美盘带动。美豆目前正处新季产量博弈的关键期,上周关注度较高的是Pro Farmer的田间调查,也是新季美豆首个比较大型且具有指导意义的实地考察。从调查结果来看,东线呈现结荚数比较优秀的结果,其中俄亥俄州、印第安纳州的结荚数都大幅高于三年同期,而伊利诺伊州和爱荷华东部则小幅高于三年同期,西线的结果则相对差一些,南达科他州、内布拉斯加州和爱荷华州西部较三年均值有小幅度的下降,而明尼苏达州的表现最差。从豆荚数来看,市场本身预期单产未来可能较8月有一定的上调,但Pro Farmer于周末公布其预估新季单产仅49.7蒲式耳,较USDA8月预估的50.9蒲式耳有较大幅度的下调。另外,气象预报显示未来一周,美豆主产区仍然处于高温少雨的态势,导致美盘价格上涨,带动国内双粕上扬。
从季节性角度来看,洪辰亮表示,目前处于国内豆粕及港口大豆库存的高峰期,但实际累库程度不及预期。根据我的农产品网数据,截至8月18日,全国主要油厂大豆库存为488.35万吨,较上周减少58.45万吨,降幅10.7%,去年同期533.7万吨。国内主要油厂豆粕库存为66.52万吨,较上周增加0.08万吨,增幅0.1%,去年同期72.85万吨。由于海关检疫流程变化、生猪养殖利润好转、饲料厂备货、增加安全库存等因素,近几个月豆粕表观需求及提货量较好,也导致了目前库存压力并不是很大。而从到港预期的角度来说,9—10月到港量预计单月在600万吨左右,去年同期在1185万吨,可以看到,未来大豆到港的预期也并不算很多,市场上普遍存在11月豆粕库存紧张的预期,进而推动双粕的现货价格。
徽商期货农产品分析师刘冰欣分析称,截至8月28日当周,国内豆粕商业库存为66.02万吨,环比前一周的67.19万吨减少1.74%,同比去年同期的87.76万吨减少24.77%,三季度以来始终维持近十年来历史同期最低水平。菜粕目前库存3.4万吨,环比前一周2.5万吨增加36%,同比去年同期的2.6万吨增加30.7%,虽然菜粕库存近期累库,但后期的未执行合同也在逐渐增加。“整体来看,双粕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
展望后市,洪辰亮表示,目前来看,由于现货紧张的预期仍然存在,短期偏强的现货有望指引近月合约的价格。除此之外,由于2401合约贴水现货较大,同样在短期偏强运行。巴拿马运河的运力问题,可能会导致美豆收获季的运输出现时间上的延迟,更可能加剧四季度国内缺货的问题。后续关注要点在于美国9月报告对于产量端的调整力度、巴拿马运河水位、10—11月国内买船情况以及进口到港量等。虽然四季度紧张的预期是存在的,但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南美新季增产压力较大,其中巴西产量将达到16300万吨,同比增800万吨;阿根廷产量回暖至4800万吨,同比增2100万吨;巴拉圭产量约1000万吨,同比增120万吨,由此,新季南美三国合计产量预估为22100万吨,同比增幅15.8%,在本轮冲高后,远月合约有偏弱的预期,正套格局持续存在。
刘冰欣表示,近期豆菜粕2401合约价差持续扩大,目前在730元/吨附近,菜粕性价比开始凸显。由于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利空全球海洋渔业,利多国内淡水养殖,但实际情况上看,国内淡水鱼养殖扩容有限,菜粕需求增幅空间不大。不过,目前依然是水产养殖需求旺季,豆粕强势也削弱了菜粕的回调幅度。整体来看,在美豆天气炒作落幕前,豆粕表现依然好于菜粕,逢二者价差回调至650—680元/吨做买豆空菜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