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日报
近期,双粕价格呈现明显的分化走势,这个分化不仅是国内外粕类价格强弱的分化,也体现在国内双粕期现价格的分化。
期货农产品高级分析师毕慧告诉记者,近期双粕期价持续承压下行,菜粕期价跌回6月下旬的低点;豆粕期价表现韧性较强,主要依赖于美豆期价在天气炒作的推动下保持相对强势,豆粕期价持续在3900—4100元/吨偏强振荡。本周两粕期价跌幅有所扩大,主要受到外盘天气炒作降温的拖累,美豆期价滞涨回落,对两粕期价的支撑明显减弱,在国内供需疲软的基本面影响下,两粕期价跌幅明显扩大。
“CBOT美豆粕期价呈现明显的上涨趋势,这主要是因为受到国际市场上豆粕供应偏紧的预期影响。阿根廷新总统提出废除阿根廷本币,货币完全美元化,这导致阿根廷农民更加惜售大豆,同时阿根廷作为全球第一大豆粕出口国,阿根廷的豆粕惜售,更多的购买将涌向美国市场,这就吸引了大量资金介入美豆粕。”格林大华期货农产品小组组长刘锦告诉记者, CFTC豆粕非商业净多资金的显示,截止到11月14日,豆粕非商业净多持仓13.5万手,已经连续5周呈现净增持的态势,美豆粕期价从10月13日的364美元/吨攀升至460.6美元/吨。
对于双粕的下跌,中信建投期货油脂高级分析师石丽红认为,其背后的驱动在于CBOT大豆涨势停滞不前及人民币汇率升值。在巴西播种偏慢有利于美豆出口,以及干热天气可能损及大豆产量的预期下,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期间,CBOT大豆出现显著的探底回升,从1250美分/蒲式耳逼近1400美分/蒲式耳,带动国内大豆进口成本显著上涨,对蛋白粕期价走强带来支撑。
相比较海外豆粕的强势上涨,国内豆粕期价呈现高位振荡态势,主要原因是,国内投资者预期四季度国内大豆整体到港充裕,巴西新作预期又将有创历史性产量,国内生猪冬季疫病频发,需求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等一系列因素叠加,国内豆粕期价呈现出高位振荡态势。
刘锦告诉记者,相比较偏强的盘面走势,国内双粕的现货走势就表现比较羸弱,国内双粕基差持续走弱,豆粕主力合约基差一度跌破100元/吨,菜粕主力合约基差已经到达39元/吨。双粕期现盘面价格走势分化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海外豆类价格偏强带来的成本支撑,另一方面是巴西新作大豆播种进度缓慢的影响因素,但是在实际的现货交易中,贸易商对未来大豆的供应预期都比较充裕,加之国内自11月初以来,多地出现生猪疫病,市场担忧后续饲料需求偏弱,就出现了现货双粕基差持续走低的现象。
现货市场供应充裕
对于当前的供需情况,中信建投期货油脂高级分析师石丽红告诉记者,当前菜粕和豆粕现货市场供应并不缺乏。钢联数据显示,截至11月17日,国内主要油厂豆粕库存61.69万吨,处于往年同期偏高水平,在11—12月大豆高到港带来的压榨回升预期下,豆粕市场供应相对充裕。当前在榨油厂菜粕库存虽低仅1万吨,但港口进口颗粒粕有近14万吨库存,且在11—12月大量的菜籽到港下,菜籽库存已升至42万吨,沿海地区的新作加菜籽压榨也已陆续启动,预计后期菜粕供应将有所增长。在需求端,当前现货豆菜粕价差超过1000元/吨,豆粕的性价比较低,华南地区禽料继续增加对菜粕的添加,菜粕供需两旺的形势建立在对豆粕需求挤占的基础之上。但当前除了生猪养殖之外,蛋禽、肉禽养殖利润出现恶化,企业反馈禽料需求不佳,对于菜粕需求增长带来制约。整体来看,这对于豆粕及菜粕需求有不利影响。
期货农产品高级分析师毕慧告诉记者,从市场供需情况来看,由于11月份的进口大豆到港量不及市场预期,部分大豆船货延期至12月份到港,预计12月份的大豆到港量可能高达1200万吨。随着供应压力后延,市场对远期的看空预期明显升温,也令下游市场不急于采购,尤其是在生猪养殖持续亏损的背景下,饲料企业基本上维持安全库存为主。渠道库存依然充足,部分地区再现负基差,体现现货市场销售压力和悲观预期。菜粕市场来看,11月份以后进入季节性的消费淡季,进口菜籽到港量增加的背景下,国内市场供过于求的格局明显。截至第46周,港口菜籽库存41.7万吨,周比增加4.8万吨;菜粕库存1万吨,近两周开始出现明显累积,未执行合同量10万吨,周比增加4.3万吨。体现的是远期的备货和近期的谨慎,这与期货盘面近月小幅减仓,资金移仓远月保持一致。
“从当前双粕供需来看,相较于前期,供应增长的形势并没有发生变化,但需求却有出现进一步恶化的情况。这背后的原因在于养殖利润的恶化,养殖户在连续的亏损下对高价粕的承受能力出现下滑,或不得不通过去产能的方式去应对高粕价形势,这或对后期国内粕价走势带来持续性的压制作用。”石丽红说。
格林大华期货农产品小组组长刘锦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当前市场的关注点集中在巴西新作大豆的种植进度之上,这关系着后续新作巴西大豆创历史的产量1.616亿吨的是否能够实现。截止到11月16日,巴西大豆种植进度仅有68%,5年历史均值是73.2%,种植进度偏慢。
后市还需看需求
宝城期货农产品高级分析师毕慧认为,目前市场对两粕的交易逻辑是,国际豆类期价主导,国内两粕期价跟随。因此在外盘强势的时候,国内市场受到国际市场联动影响跟随走强,即便国内基本面疲弱不堪,依然跟随国际豆类期价波动脚步。只是在上涨的过程中,受到国内基本面弱势的拖累,涨幅落后于国际市场。而一旦国际豆类期价支撑减弱,比如近期南美大豆产区天气形势改善,中国进口采购需求周比回落,国际豆类期价滞涨回落对国内市场的支撑有所减弱,市场关注的视角就将重新回归国内疲软的基本面,随之而来的是两粕期价跌幅的快速扩大,跌幅也明显大于外盘豆类市场。
“作为典型的农产品,蛋白粕市场的交易逻辑主要在于供应端,但焦点已从美国转向南美,在南美种植开局不利的情况下,未来的南美天气及产量预估变动将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除此之外,国内大豆买船、到港、压榨也是关注重点,在当前并不算好的大豆压榨利润下,压榨厂的采购、压榨行为是受到一定抑制的,这在无形中也对蛋白粕构成潜在的利多。”中信建投期货油脂高级分析师石丽红说。
对于双粕的后市,格林大华期货农产品小组组长刘锦认为,在巴西大豆播种完毕之前,市场的关注点将持续集中在播种情况上,这将给海内外双粕的价格带来天然的升水炒作空间,但是从长期来看,全市场给南美新作做出了新的创历史产量,这预示着全球的大豆供给格局将呈现出进一步的供给向好状态,从农产品供给决定价格的特性出发,这将会令现货双粕基差继续承压走弱,不排除后续将会见到负基差豆粕和菜粕,盘面双粕价格的也将呈现承压下行态势。
“在南美进入天气炒作期,且产量份额超1亿吨的巴西中及北部降雨形势并不太妙,后期可能出现更严重的产量损失的情况下,预计CBOT大豆及国内蛋白粕价格中所蕴含的天气升水很难完全回吐,中期空配蛋白粕还需谨慎,更愿意逢低多配。”石丽红说。
毕慧认为,2023/2024年度属于厄尔尼诺年份,从统计概率上来看,今年南北美大豆产量增长概率较大。由于此前豆类期价的支撑力量主要来自外盘美豆期价的强势,目前支撑美豆期价走强的主要因素来自于南美天气炒作和美豆出口需求,近期随着天气炒作降温,美豆期价回吐部分天气风险升水。美豆出口需求高度依赖中国进口节奏,在连续3周进口量大幅增长之后,持续创新高的难度较大,美豆期价显然缺乏更强驱动。在两大支撑因素的支撑力度均有所下降的背景下,美豆期价滞涨回落不可避免,对国内两粕期价的支撑也将明显转弱。这也意味着,市场关注的焦点将重回国内基本面,无论是供应的增加预期,还是需求的疲软难有起色,都将对两粕价格形成拖累,令两粕期价面临跌势继续向纵深方向发展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