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大粮商路易达孚:未来10年甚至20年里,投资重心还是会在中国

2023-12-21
摘要:

路易达孚以外资入华“探路者”的身份,参与并见证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借助这一愈加广阔而充满活力的市场,加深融入全球产业链。

上观

20240223/b0746e415bfcafc1cd4c96d614f49f02.jpg

今年,跨国农产品贸易与加工集团之一——路易达孚在中国的大动作不断。

3月,它携手本地合作伙伴在广州南沙合资建设的富凌食品产业园正式动工;9月,继美国旧金山研发中心后,第二个全球研发中心在浦东正式落地;近日,位于张家港的新油籽加工厂开始试车……

频频加码的投资,彰显这家全球粮商持续深耕中国市场的决心。自开启对华贸易以来,路易达孚以外资入华“探路者”的身份,参与并见证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借助这一愈加广阔而充满活力的市场,加深融入全球产业链。

“中国食品的发展,将掀起全球变革的旋风!”对于未来,路易达孚集团全球首席商务官周学军给出简短却有力的回答:“在此后5到10年甚至20年的时间里,我们的战略发展和投资重心,还是会放在中国。”

探路

“路易达孚的发展轨迹,反映了改革开放的进程。”这是周学军经常说的一句话。

故事最早可以追溯到1972年。随着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两国发表“上海公报”,“冰封”20多年的中美关系开始解冻,经贸领域“春江回暖”。

“就在第二年,作为贸易协定的一部分,我们做了在中国的第一笔生意,成为第一个向中国出口棉花的外企,开启在华50年的发展历程。”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变革的浪潮一波接着一波,在重大的时代机遇面前,包括路易达孚在内的外资企业,相继落地一系列动作和硬设施,创造与中国共荣、共同做大蛋糕的格局。

1994年,路易达孚在上海自由贸易区建立了在中国的第一家公司;1996年,在北京建立了代表处,最初的业务是协助路易达孚的谷物油籽业务,当时员工只有七名;2000年,集团业务扩展到棉花和糖以及其他农产品,在中国的市场进一步拓宽。

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大幅度降低农产品关税,持续推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路易达孚更是抓住机遇,又以探路者的姿态,成为首批有资质在中国进行农产品贸易的外商独资商贸公司。

20240223/15e661f64791f8a80bb9aa7b37443d81.jpg

路易达孚在华已有50年发展历程。

“开放大门,越开越大。我们是亲历者,也是见证者。”集团管理层真切感受到,外企在华之路越走越顺畅。周学军说,最早的时候,中国欢迎大批外资入华,到后面逐步确立激励外资的政策,再到如今推动更多领域开放和项目落地,包括落实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等。“作为外企,路易达孚目前已经基本享受到国内企业的同等待遇。”

项目落地时间是最直观的尺度之一。今年9月,在三林镇懿德路519号园区,总面积约2500平方米的建筑正式落成。这是路易达孚在全球的第二大研发中心,从开始选址到签订落户意向协议,仅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

这样的加速度,令项目负责人感到有些意外。“研发中心的选址,要满足很多要求,比如说场地面积、建筑类型,还有环保等等,当地政府给予我们很大的支持力度,尽可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推动项目顺利落地。”路易达孚(上海)全球研发中心首席技术官黄生树说。

共荣

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曾有一项统计,当时中国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96.1万家,实际使用外资2.1万亿美元。可以说,改革开放的45年,也是外企与中国共同繁荣的45年。

“中国的发展,令全世界都感到震惊。我们不仅用有限的耕地,养活了这么大规模的人口,伴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还从解决温饱问题到逐步走向消费升级,成为世界上最大、增长最快的消费市场之一。”周学军说。

也是因为如此,在华持续深耕的路易达孚深深感到:单纯作为贸易商,已经无法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于是,集团开始转变身份,积极寻找在中国投资及战略布局的机会,与大型国有企业以及上下游的民营企业等紧密合作,向产业链下游整合发展,构建农产品一体化供应链。

就在最近,就有一次生动的体现。12月1日,我国首批南非进口大豆在广州南沙口岸通关,加工方就是由路易达孚、东凌集团、海大集团合资投建的富凌食品科技产业园。

“首先是大政策的突破。2022年6月,中国与南非签署南非大豆输华植物检疫要求议定书,南非大豆经检验检疫合格后可进入中国市场。”项目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广州海关也主动跨前,为助力大宗农产品安全顺畅通关,依法依规开辟农产品进口“绿色通道”,并创新运用“5G+无人机+岸基现场检疫”工作模式,帮助粮食进口快速通关。

随着外资持续加码中国,处于转型阶段的中国各行业,既有竞争压力,同时也面临着机遇,通过与外资携手合作,推动自身加入全球产业链,加速“走出去”战略。

周学军谈到中国纺织行业的发展。在一些本土棉纺织企业走出国门的时候,路易达孚在合规许可以及供应链管理上提供了支持,为其量身定制供应计划,确保原材料供应充足,帮助解决资金压力大、管理市场价格风险高等难题。

“随着一些本土企业升级为全球合作伙伴,他们与路易达孚集团的合作关系更加牢固。我们也希望看到更多的伙伴走出去,开展充分全球化的贸易,共同成为稳定全球农产品供应链的一环。”周学军坦言。

创新

“中国食品的发展,将掀起全球变革的旋风!”关于未来,周学军抛出一句掷地有声的预判。

他所基于的观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食品市场越来越具有活力,中国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精细化和多元化。同时,受益于在线平台和数字技术变革,消费者可以方便获取产品信息和配送服务。

因此,在集团2025年战略规划里,明确将中国作为开拓业务的最重要市场,强调投资更多向进口国、消费区倾斜,业务布局更多向下游深加工等方面延伸。

去年,路易达孚全新创立植基配料平台,今年在浦东正式开业的全球研发中心,为其提供配套的研发支持。“研发中心之所以选择落地上海,是因为这里有最多的跨国企业区域总部、大量研发创新人才以及下游食品饲料客户企业。我们也看到,上海拥有良好的营商环境,对外企发展也一直大力支持。”周学军介绍,该研发中心团队初期规模约20人,组成人员多为中国科学家,远期将逐步发展到80至100人规模。

他也明显感受到,中国广阔的大市场,正为企业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重塑着产业链生态。比如绿色农业,国内正加快发展转型升级,引导外资积极参与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支持开发绿色技术、设计绿色产品、建设绿色工厂,打造绿色供应链,创建绿色设计示范企业。

20240223/ff8656ec13844d96ed0ea45a388b9408.jpg

在政策的加持下,中国正成为许多外资新技术、新成果的试验场。

在政策的加持下,中国正成为许多外资新技术、新成果的试验场。2018年,路易达孚就进口大豆业务,与山东渤海的一家本土企业合作,开启其在全球的首个区块链应用;2023年1月起,路易达孚东莞工厂使用100%绿色电力进行生产,大幅降低了该工厂的碳足迹,是路易达孚全球工厂中的首例……

“中国持续深入改革开放,成为推动全球化的重要环节,不仅为发达国家提供更低成本、更具创新的产品,也为欠发达国家带来更多的机会。”周学军相信,中国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通过进博会等高水平开放平台,为促进共同发展提供更多动能。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