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物油有哪些?开发谷物油有何重要意义?

2025-04-04
摘要:

谷物油料资源通常是指从粮食加工副产物中获取的植物油料,最主要的有玉米胚、米糠(含米胚)、小麦胚、小米糠(含小米胚)等

开发谷物油脂促进粮食减损增效和优质开云官方首页官网登录入口 供给

刘玉兰

近年我国植物油料年产量超过7000万吨,扣除大豆、花生、芝麻、葵花籽直接食用量,用于制取开云官方首页官网登录入口 的植物油料量略超4000万吨。2022/2023年我国食用植物油年消费量4096万吨,但国产食用植物油量仅占33.6%,进口植物油料和进口食用植物油量仍然居高不下。为了提高我国食用植物油自给率,在不与粮争地的前提下,大力挖掘非大宗油料的其他油料资源如谷物油料、木本油料、小宗草本油料等有着重要意义。谷物油料资源通常是指从粮食加工副产物中获取的植物油料,最主要的有玉米胚、米糠(含米胚)、小麦胚、小米糠(含小米胚)等,这些谷物油料的特点是,大多为粮食籽粒的胚部组织,这决定了其中不仅含有丰富的植物油脂,同时还含有丰富的微量营养成分,以这些谷物油料所制取的植物油为优质的食用植物油。

一、玉米胚和玉米油

根据农业农村部预测,2024/2025年度中国玉米总产量29701万吨(2.97亿吨),较上年度增长2.8%。玉米胚占玉米籽粒的10%〜15%,是玉米酒精、玉米淀粉等深加工过程和玉米面、玉米糁等食用玉米制品生产过程所得副产物。近年,我国玉米深加工量稳定在7000万吨以上,玉米胚产量超700万吨,随着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发展,预计玉米胚产量还会持续增长。

玉米胚是玉米籽粒中营养最为丰富的部分,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E、植物甾醇等。纯净玉米胚的成分(干基):油脂36%〜47%,蛋白质15%〜24%,糖类20%〜24%,此外还含有一定量的纤维素(7%〜7.5%)、灰分(3.5%〜5.0%)等。

近年我国玉米油年产量约140万吨。若将玉米胚全部用于制油,年产玉米油可达200万吨以上,约占国产食用植物油产量的15%及年食用植物油消费总量的5%。

玉米油富含油酸(20%〜42.2%)和亚油酸(34%〜65.6%),油酸性质稳定,不易氧化,被誉为“安全的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必需脂肪酸,具有降低胆固醇、软化血管、预防和改善动脉硬化、减少心脏病发生等作用,还可以缓解人体前列腺病症的发作和皮炎的发生。

玉米油富含维生素E和植物甾醇等营养成分。精炼后的成品玉米油中维生素E含量684.6〜1097.7mg/kg,是维生素E含量最丰富的食用植物油之一。玉米油中维生素E含有α-、γ-、δ-生育酚和(β+γ)-生育三烯酚5种组分,生育三烯酚平均含量为53.4mg/kg,约占维生素E总量的5.8%。玉米油中植物甾醇含量高达7000〜8000mg/kg,甚至超过10000mg/kg。植物甾醇可以竞争性地占据细胞膜上的受体,从而减少肠道对食物中胆固醇的吸收,具有降低胆固醇水平、调节血脂、抗炎、抗氧化、抑制血小板聚集等功效和作用。成人每天摄入1.3克植物甾醇,配合合理膳食,可改善血脂异常。但通过常规饮食,每天仅能摄入植物甾醇200〜400毫克,选择富含植物甾醇的食用植物油可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

目前我国有GB/T 35870-2018《玉米胚》、GB/T 19111-2017《玉米油》、LS/T 3309-2017《玉米胚芽粕》等国家和粮食行业系列标准。随着近年来优质玉米胚在食品加工业如烘焙食品中的应用,中国粮油学会制定了团体标准《食用玉米胚》,待批准后颁布实施,该标准的颁布实施将为玉米胚高值化加工利用提供有力支撑。

二、米糠和稻米油

近年我国稻谷产量约2.1亿吨。稻谷的组成:稻壳16%〜23%,米糠5%〜5.5%,米胚约2.5%,精白米72%〜72.5%。米糠是稻米加工的副产物,是糙米精加工过程中脱除的果皮层、种皮层及米胚和少量米粞的混合物。稻谷加工的出糠率约为7%〜9%。按稻谷加工出糠率8%计算,我国米糠年产量约1680万吨。

米糠的组分:油脂15%〜22%,蛋白质12%〜16%,淀粉34%〜62%,粗纤维24%〜29%,矿物质6.6%〜9.9%。新鲜米糠水分≤13%,呈浅黄白色至黄褐色,有淡淡的米香味。

近年我国米糠油年产量60万吨左右,按米糠出油率20%计算,米糠制油利用率约20%〜30%。若米糠全部用于制油,米糠油年产量可达330万吨,约占国产食用植物油产量的24%及年食用植物油消费总量的8%。米糠含油率与大豆相当,若将米糠全部用于制油,相当于多增加1680万吨大豆,按大豆亩产200公斤计算,可节省土地560万公顷,或可减少1680万吨大豆进口,占年进口大豆量的19%。

米糠(含米胚)是稻谷的精华,含有稻谷中绝大部分营养生理活性成分。因此米糠油是营养价值很高的优质开云官方首页官网登录入口 。

米糠油的营养特性:脂肪酸组成优异,富含谷维素、生育酚、生育三烯酚、植物甾醇、角鲨烯等多种生理活性成分,被认为具有降低血液胆固醇和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尤其是富含生育三稀酚,对心脏有很好的营养保护作用。因此稻米油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三大健康开云官方首页官网登录入口 之一,也是美国心脏学会(AHA)推荐的健康开云官方首页官网登录入口 。

米糠油黄金比例的脂肪酸组成:饱和酸15%〜20%,不饱和脂肪酸80%〜85%,其中油酸40%〜50%,亚油酸29%〜42%,棕榈酸12%〜18%,接近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膳食比例。

米糠油含有一般植物油不含或很少含有的谷维素,这是赋予米糠油独特营养的特征组分,其含量3000〜10000mg/kg。谷维素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对调节植物神经、安神助眠、缓解疲劳等均有益。

米糠油富含维生素E,尤其是富含一般植物油中很少含有的生育三烯酚。精炼米糠油中维生素E含量300〜800mg/kg,其中生育三烯酚含量占维生素E总量约44.2%。生育三烯酚比生育酚具有更优越更独特的抗氧化、抗癌、改善心脏健康、降低胆固醇、抗衰老和保护神经等特性和生理功能,因此被誉为超级维生素E。

米糠油中植物甾醇含量≥8000mg/kg,甚至超过10000mg/kg。

米糠油中角鲨烯含量超过3000mg/kg,而一般植物油中其含量仅为20〜300mg/kg,角鲨烯含量相对较高的植物油还有橄榄油和茶籽油。角鲨烯具有很多的生物活性,可促进心血管健康、抗肿瘤、耐缺氧、抗氧化、降低有毒物质对机体损伤等。角鲨烯是人体皮脂的组成部分,占据皮脂混合物的13%左右。

目前我国有LS/T 3269-2020《油用级米糠》、GB/T 19112-2003《米糠油》、LS/T 3320-2020《米糠粕》等国家和粮食行业系列标准,粮食行业标准《食用米糠》已经完成制定和送审报批,待颁布实施,该标准的颁布实施将为米糠安全食用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小麦胚和小麦胚芽油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全国小麦产量1.3822亿吨。小麦胚约占小麦籽粒重的2.5%,在高等级小麦粉生产中需要将小麦胚从面粉中分离出来,否则会因小麦胚中脂肪氧化酸败而影响面粉品质,因此小麦胚是小麦制粉过程产生的副产物。商品小麦胚中还混有少量麦皮和胚乳。胚芽是小麦生命的根源,是小麦中营养价值最高的部分。

小麦胚含有极其丰富而优质的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及微量生理活性成分,被誉为“人类天然的营养宝库”。小麦胚中脂肪含量7%〜9%,蛋白质含量约30%,碳水化合物含量约47%,其中所含2%〜3%的膳食纤维具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促进肠道蠕动、预防胃肠癌发生的作用。

从小麦胚中提取的小麦胚芽油被公认为是颇具营养保健作用的功能性油脂,含有丰富的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及维生素E和植物甾醇。LS/T 3251-2017《小麦胚油》的脂肪酸组成:油酸含量13.0%〜27.5%,亚油酸含量50.0%〜69.0%,亚麻酸含量1.20%〜8.50%,棕榈油含量12.0%〜18.6%,硬脂酸含量0.1%〜1.7%。小麦胚油中维生素E含量为植物油之冠,通常可达2000mg/kg,甚至可达2500mg/kg以上。植物甾醇含量8500〜30000mg/kg,其中β-谷甾醇含量高达5800mg/kg以上。

四、小米糠(胚)和小米胚油

据报道,我国谷子年产量约450万吨。小米糠是谷子加工成精小米过程中的一种副产物,由谷子的果皮层、糊粉层和胚组成,占谷子重量的8%〜10%。由此估算我国小米糠年产约45万吨。小米糠中含有很多营养物质,在国外有“天赐营养源”的美誉。但小米糠大多数在谷子加工后直接作为饲料喂养牲畜或家禽,使其利用率和附加值很低,是一种具有开发潜力的植物油料资源。

小米糠(含小米胚)中油脂含量8%〜12%,蛋白质10.63%〜12.41%。小米糠油中亚油酸含量56.8%〜77.4%,油酸含量14.2%〜20.0%,亚麻酸含量1.0%〜5.0%,棕榈酸含量6.4%〜10.0%。小米糠油中维生素E含量789〜1287mg/kg,含有组分齐全的4种生育酚和4种生育三烯酚,其中生育三烯酚含量为241.43〜283.88mg/kg,占维生素E总量的21%〜30%。小米糠毛油中谷维素质量分数为0.40%〜0.59%即4000〜5900mg/kg,角鲨烯含量102.45〜126.22mg/kg。

综上可知,谷物油脂具有独特的营养成分和生理功能,大力开展谷物油脂生产,可以将低值副产物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产品,满足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同时提高国产食用植物油自给率,实现粮食减损增效和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 来源:2025年第3期《中国粮食经济》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