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东海:“绿”潮涌动,高质量发展添新意

2025-04-10
摘要:

中粮东海在“向绿而行”的新征程中跑出了高质量发展“加速度”,并荣获2024年度“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

中粮东海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20250410/676d6f0681342467277866d4d89e4f09.png

中粮东海粮油产业园▲

作为传统粮油加工企业,中粮东海粮油工业(张家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粮东海”)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培育壮大绿色生产力,在“向绿而行”的新征程中跑出了高质量发展“加速度”,并荣获2024年度“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中粮东海正悄然经历着一场变革,绿色发展愿景持续铺陈,低碳转型之路越走越宽,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生动诠释了传统粮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内涵和无限可能。

花园式工厂,处处生机盎然

从空中俯瞰中粮东海粮油产业园,特种油厂房屋顶上一排排整齐排列的太阳能光伏板,格外引人注目。这是去年年底刚刚并网的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一期,总容量1.5MWp,占地面积约15000平方米,共2724块光伏板,预计年产生绿电约120万度。换算下来,可节约标准煤约420吨,减少碳排放1200吨。项目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充分利用园区具备条件的厂房屋顶,中粮东海正在开展光伏项目二期的前期勘测工作,待建设完成后,光伏总容量预计可达到12.5MWp。

将视线转移到园区内的人工湖,只见成群的锦鲤、天鹅,正将这里当成天然的游泳池。绿地上种植有香樟树、樱花树、五针松、广玉兰、桂花树等耐候性强、维护少的各类植物,“开心果园”还种植着枇杷树、橘子树、石榴树、桃树等果树。较高的绿化率,能够让厂区保持良好的生态,还能减少噪声、粉尘扩散。置身在这样的花园式工厂,天蓝水透、绿树成荫、草坪如毯,随手一拍都是风景。

20250410/22de35c5040daec4f79b7cc4e31e5359.png

优美的厂区环境▲

此外,为了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全员,中粮东海构建起三级管理网络和责任体系,设立专门环保部门,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企业聚焦法律法规的收集辨识,及时转化为公司制度、流程,固化形成“节约能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建设项目环保管理规定”等30多项管理制度,推动节能环保工作标准化、流程化和规范化。同时,通过《每月一刊》《每周一课》《每日一问》等活动,持续深化员工节能环保意识和专业技能,并组织开展低碳环保主题活动,激发全员参与的积极性。

去年7月,有着“微笑天使”之称的长江江豚,造访中粮东海粮油码头。拍摄到江豚嬉戏的这一难得场景的物流部员工感慨道,随着生态环保理念和管理举措的不断深入,环境越来越好,每天在空气清新、绿植环绕的厂区中工作,感觉到很幸福。

生产线上,澎湃绿色动能

绿色发展不仅看“颜值”,还要看内在的“含绿量”。在中粮东海粮油码头,一台黄色的大型装备十分醒目,这是工厂最新引进的连续式卸船机。与传统的抓斗作业模式不同,它的刮板取料器插入大轮船舱,直接将大豆通过封闭式的传送带输送到后面的筒仓中。作业效率大幅提升了3倍,也有效避免了粉尘污染。

码头的变化仅仅是这个粮油产业园焕然新生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中粮东海加快淘汰老旧设备,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重塑粮油生产加工过程,推动各环节向着更高效、更智能、更绿色的方向转变。走进中粮东海精炼五厂,车间内几乎不见人影,没有灯光照明,只有24小时不停运转的机器轰鸣声。这就是中粮东海全新打造的行业领先的油脂精炼“黑灯工厂”。精炼五厂负责人介绍,“以前很多工作都需要人工操作,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效率较低。现在通过技术改造,实现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黑灯’生产,不仅提高作业效率和稳定性,而且还降低了能源消耗。”

20250410/09a7818126f554c8cf0e0219300560ef.png

中粮东海精炼五厂▲

为进一步推动粮油生产绿色升级,中粮东海不断优化生产工艺,通过管理提升和技术创新,挖掘潜力、提升效能,全力打造绿色生产线。投产于1997年的榨油一厂,经过近30年的发展,设备工艺逐渐变得老旧,大豆压榨单耗与行业标杆差距明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企业投入1500多万元,从调制、膨化、混合油蒸发、湿粕脱溶烘干、尾气回收等全流程进行改善,实现蒸汽单耗下降25%,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园区的用电、用水、用气等能耗情况,能够从平台上清楚地看到。”现场的工作人员介绍,我们通过先进的能源管理系统对各车间、重点用能设备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监控、计量和管理,并对能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为各车间合理计划、利用能源提供了依据。同时,能源监测还能够形成反馈,帮助车间加强管理,针对性改进,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单位产品能源消耗。

近年来,中粮东海先后实施了冷凝水余热利用、变频技术应用、电机能效提升、燃气锅炉超低排放改造以及挥发性有机物及异味治理等50余项节能减排降碳技术改造项目。到2024年末,企业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相比“十三五”期末分别下降了29.5%和31.8%。

循环经济,赋能绿色未来

建厂之初,中粮东海就引入了绿色环保理念,树立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建设目标。据了解,园区内建立了完善的“中水系统”水循环体系,广泛用于园区绿化灌溉、景观、消防等非生产用水。

20250410/23d803d48fa0e656c046b6a2d769c9d8.png

污水处理车间▲

而作为一家油脂生产企业,中粮东海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通过合理的方式回收废物并加以利用。以大豆加工为例,除了生产油脂、豆粕外,还将脱皮工艺脱除的豆皮加入豆粕中进行综合利用,精炼工段产生的游离脂肪酸销售给外部企业,作为提取维生素E的原料。技术人员表示,“我们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提高原辅料及能源利用率,通过技术创新,发现了很多以前被忽视的资源利用点。”

中粮东海依托先进的粮油加工技术和加工设备,运用清洁生产工艺,加大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力度,寻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结合点。各种产品的深加工及副产品的充分利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粮油加工产品链,而丰富的循环链条也保证了副产品的综合利用。2024年,企业年产生固废近6.8万吨,综合利用约6.4万吨,综合利用率达94.8%。

随着环保工作的深入,中粮东海从绿色环境设计、工艺改善、节能减排、体系能力提升等多个层面入手,确立污染物源头控制、过程消减和末端治理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思路,让“绿色、环保、低碳”的理念深植在生产加工的各个环节、工厂车间的每个角落。中粮东海以减污、降耗、增效为目标,在近年先后组织实施了三轮清洁生产审核,运用全新理念分析整个生产工艺和加工流程,并进行全面改进。企业顺利通过了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组织的清洁生产审核以及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审核,在通往“环境友好企业”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脚步。

春潮涌、绿意浓。如今的中粮东海,俨然成为一座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绿色粮油产业园。在这里,绿色不仅是底色,更是发展的主色调。以“绿色工厂”为起点,中粮东海正向着绿色未来阔步前行,用实际行动书写着绿色低碳转型的生动篇章。


Baidu
map